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专栏>清廉企业
荆州市政府国资委持续为国资国企注入高质量发展“廉动力”
信息来源:荆州市政府国资委 | 发布时间:2023-08-09 10:21

清廉国企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荆州市政府国资委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清廉建设决策部署,将清廉国企建设作为国资国企系统推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有力抓手,指导市属出资企业将清廉建设转化为引领力、保障力、生产力,为营造国资国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持续在“建章立制”上加力,构建清晰的责任体系。始终坚持将清廉建设全过程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研究制定《清廉国企建设工作清单》等7个指导性文件,把清廉国企建设具体任务细化成8方面21项任务指标,形成责任可量化、进度可查询、质效可衡量的推进体系。指导市属出资企业及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结合本地本企业实际制定建设方案,并建立定期调研督导机制,对11个县市区及21家市级企业清廉建设情况开展督导检查,明确问题清单57条,发出整改意见29份;建立荆州市清廉企业建设定期调研通报制度和示范点联系制度,加强与清廉企业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有效联动,构建市政府国资委、联席单位、市属企业及县市区国资监管机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清廉国企建设工作格局。

持续在“靶向施治”上发力,维护清朗的干事环境。扎实开展国企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结合市属出资企业风险排查专项行动,围绕国有企业投资管理、资产管理和处置、产权转让、工程建设、关联方交易、融资担保、招标采购、财务管理八大重点领域,全面摸排经营管理风险点,不断完善企业内控制度,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发展。深入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出台《市属企业领导人员违规吃喝负面清单》,全面开展抵制违规吃喝廉政谈话,签订《抵制违规吃喝承诺书》312份;加强对市属25家企业内部食堂的常态化监督管理,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持续健全信息化工作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国资监管平台,更好促进国资监管效能提升。

持续在“严管厚爱”上着力,锻造清正的国企铁军。一方面,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指导企业对中层以上干部建立廉洁档案,实现对监督对象的精准画像,做到“见档如见人”;制定《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指导意见》,推动企业党委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清廉国企建设纳入年度党建考核,确保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落实落地。同时,激励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担当作为,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尽职合规免责事项,营造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抓好党员职工这个“绝大多数”。创新融合机制,做到每项活动必讲“廉”、每项宣传必有“廉”,将廉洁教育与“国资讲堂”、主题党日活动紧密结合,先后组织系统党员干部参观江北监狱、廉政文化广场,开展“以案五说”、家庭助廉、清廉教育“七进”等活动,深化党性、纪法、警示、家风以及职业道德五项教育,引导国资国企党员干部学法守法、崇廉尚廉。

持续在“示范带动”上倾力,营造清润的文化氛围。在清廉品牌建设中引入工程项目概念,研究制定《“一企一品”清廉国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通过立项、制定目标措施、明确完成时限、日常检查督导、问题整改落实、总结经验方法、健全完善制度等环节,推进清廉品牌建设,着力构建系统全覆盖的清廉建设“一企一品”工作格局。在水务集团“水润‘廉’心”、地铁公司“铁水联运”等清廉示范点基础上,加大对城发建工“廉筑荆江”等清廉项目、清廉班组选树力度,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清廉品牌。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学习平台等新媒体传播廉洁声音,定期编发《荆州清廉国企建设简报》;在市级主流媒体开辟清廉国企建设专栏,深度挖掘企业清廉元素,宣传工作成效及建设经验24期;拍摄廉洁微视频、创作廉洁海报,实现“人人参与、处处廉洁”的生动局面;在项目工地、车间班组、移动公交等场所设置宣传牌,在景区、酒店等经营场所运用警示警句、清廉小故事等内容开辟清廉走廊、清廉角等“清廉微阵地”,构建“润物无声”的廉洁文化。

建设清廉国企,是建设清廉荆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荆州市政府国资委将保持再接再厉的奋进态势,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进一步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清廉国企建设全过程,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荆州国资国企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形成“清廉建设长期坚持,清廉文化深入人心,清廉意识更加浓厚,政治生态显著优化,企业运行更加规范”的高质量发展局面。

打印|关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