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称
红色基金·产业引擎
品牌内涵
品牌标识Logo以长江水为基,党徽为魂,红旗为翼,楚币为心,寓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荆州产业基金发挥资本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引入金融活水,服务地方产业,助力荆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工作方法
根据市政府国资委“123”工作法为指导,即“一条主线(党建引领荆州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二个维度(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提升)、三项同步(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基金公司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做到“四个强化”,围绕荆州“4611”产业体系,打造有力推动荆州经济发展的“产业引擎”,助力荆州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施路径
(一)强化党的领导,坚持头雁领航
公司党支部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认真贯彻“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优势。
一是强化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深化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和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开展党务培训,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推动落实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
二是发挥党组织领航作用,加快布局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完善“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管理规定,细化前置研究程序,把握公司基金设立、基金投资、基金招商、应急续贷四大重点业务方向。出台《荆州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聚焦功能性改革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强化党管人才,发挥基金“先锋队”优势。把握基金投资“重智力”特点,持续打造“双百队伍”(风险控制部和财务部党员100%,基金投资部员工硕士学历100%),组织“基金备投企业调研”活动,推动编印《荆州市上市后备(基金备选)企业库》。推动党员、骨干双培养,优化“金字塔”式人才培养路径,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开展“上门送服务”活动,持续打通应急续贷服务“最后一公里”。
(二)强化理论武装,坚持学用结合
坚持以“学”为主线、以“用”为导向,结合公司工作实际和职责任务,保障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一是聚焦党的理论学习,汲取发展奋进力量。公司党支部以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研究等方式持续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主动应对地方招商工作的新形势、新变化,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和产业基金作用,培育发展“耐心资本”“长期资本”,为荆州地方产业发展大力开展基金招商,注入新动能。
二是聚焦基金业务学习,不断提升投研能力。邀请基金管理人进公司讲学,常态化举办“基金业务专题研究”读书班,学习母基金运作创新理念,发挥放大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撬动作用,力争到2025年底,母基金规模达到18亿元,分母基金和子基金总规模达到120亿元以上。
三是聚焦法律知识学习,夯实合法化制度保障。长效化开展“法律知识进公司”活动,推动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实现企业重要决策、规章制度、协议、合同等的法律审核率达到100%,保障基金设立、基金投资程序化、合法化。
(三)强化党业融合,坚持赋能企业
公司党支部找准党建助力产业发展落脚点和发力点,发挥“红色基金·产业引擎”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公司赋能企业功能,打造服务荆州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
一是实化调研措施,完善“三库”建设。开展“大兴调研”活动,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形成常态化摸底调研机制,计划走访全市200多家优质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重点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纳入“基金合作库、投资项目库、招商引资库”持续更新,动态调整。
二是抓实中心工作,锚定产业成长发展。围绕荆州“4611”产业体系,党支部研究制订《荆州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五年高质量发展计划》,持续做大做优产业基金,构建“产业孵化”“产业成长”“重大项目”三大基金集群,深耕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重点聚焦具备明显创新属性和成长潜力的种子期、天使期等早期项目,关注处于成长期、扩张期的重点项目,引入关键产业链项目,优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进一步将资产配置在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的先进生产力上,为荆州“4611”现代产业体系中不同发展阶段和融资需求的企业提供一系列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用‘全周期’护航企业成长、‘全链条’塑强产业优势、‘全领域’服务区域发展、‘全方位’保障重大战略,为地方经济发展不断提供“源头活水”。
三是细化举措成效,推动党建经营同向发力。坚持党建与经营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做到党建工作与经营同向发力。建立职业经理人管理制度,完善职业经理人绩效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应用,职业经理人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紧密挂钩。结合年度重点任务目标,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将经营工作分解到部门、个人,业绩与绩效挂钩,倒逼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导到位。
(四)强化正风肃纪,坚持服务增效
公司党支部坚持将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以制度、流程、规范的方式,融入公司业务、管理审批,将党支部、党员作用发挥与服务企业质效紧密融合,有力支撑各项中心工作落地。
一是从严从实践廉洁,推动廉洁新风持续充盈。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原原本本学《条例》,开展警示教育、廉政教育,成立廉洁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党支部书记任组长,鼓励党员干部签订《个人(岗位)廉洁风险点识别及防控措施表》《家庭助廉承诺书》,建设“阳光基金”清廉国企品牌,推动“五廉工程”见行见效,筑牢廉洁底线。
二是关键程序设“关卡”,不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坚持完善《荆州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等基本制度,持续在决策、执行、用人、重点岗位等关键节点上设“关卡”,构建廉洁风险防控体系。
三是细化制度措施,推动服务提升不停步。推动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把牢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口”,推出应急转贷“321”服务措施,简化办事流程和资料,降低业务门槛,提高效率,持续转变工作作风,主动靠前服务。
取得成效
基金公司党支部牢牢把握政府产业基金功能定位,以“红色基金·产业引擎”党建品牌引领基金设立、基金投资、基金招商、应急续贷等各项重点工作,招引关键产业链项目,实现了科技、产业、金融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先后获得“2022年度荆州市营造‘三个环境’先进集体”“2023年度湖北省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纾困服务体系优秀机构”“市产投集团2023年度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24年上半年,公司运营的市应急转贷基金转贷规模达15.26亿元,在全省88家机构中排第5名。